医疗推车作为医院最基础的移动工作单元,其设计质量直接影响医护工作效率与患者安全。由索果设计打造的分体式医疗推车,通过模块化架构、人本交互设计及智能功能整合,突破了传统推车的局限,为现代医疗环境提供了更灵活、高效的解决方案。索果小编将从设计策略、形态语言、工程细节及人机交互四个维度,系统解析这一创新设计。
一、设计分析:以场景需求驱动的模块化创新
1.1 医疗场景痛点与设计响应
传统医疗推车普遍存在功能固化、移动笨拙、空间利用率低等问题。通过分体式设计精准解决这些痛点:
灵活适配:通过可拆卸模块应对输液、急救、查房等不同场景,减少设备冗余
动线优化:主推车与子模块可分离,便于在狭窄病房与走廊间快速通行
感染控制:易污染部件(如废物回收模块)可单独拆卸消毒
1.2 技术架构创新
磁吸快拆系统:模块更换时间<5秒,比传统螺丝固定效率提升80%
智能负载平衡:根据模块组合自动调整车轮阻尼,确保推车稳定性
物联网集成:每个模块内置RFID芯片,实时追踪设备位置与使用状态
分体式医疗推车设计
二、设计语言:医疗专业感的理性表达
2.1 视觉识别系统
色彩策略:
主体采用"医疗白"(潘通11-0601 TCX)增强洁净感
功能模块通过色环区分(蓝色=输液、红色=急救、灰色=器械)
警示区域使用荧光橙,符合ISO 7010安全标准
基础框架采用20°倾斜立柱,降低视觉压迫感
模块接口处设计有环形LED光带,提供状态反馈与科技美感
形态构成:
2.2 品牌基因植入
侧面蚀刻"KROMING"LOGO采用0.3mm深度的微浮雕工艺
推手曲面延续索果设计特有的"双曲率过渡"语言
三、设计细节:医疗级精密工程实现
3.1 核心功能组件
部件 | 创新细节 | 医疗价值 |
车轮系统 | 三模式切换(自由/定向/制动) | 适应手术室防滑地板与普通地面 |
药品托盘 | 15°倾角+防滑硅胶垫 | 防止输液袋滑落 |
应急电源 | 模块化锂电池,30秒快拆更换 | 确保急救不间断供电 |
3.2 人机交互精粹
触觉导航:关键操作按钮表面采用不同纹理(横纹=确认/点阵=警告)
声光协同:
模块对接成功时发出432Hz和谐音(心理学证实可降低医护压力)
电量不足时灯光由脉动蓝转为急促红光
分体式医疗推车设计
四、人机工学:深度适配医疗行为流
4.1 三维动态适配设计
推手高度:可调范围750-950mm,覆盖亚洲90%医护人员身高
操作热区:
高频使用功能集中在距推手300mm半径内(单臂可达范围)
输液架采用"随动关节",始终保持在最佳操作角度
4.2 疲劳缓解方案
握柄截面:基于200名医护手型数据优化的非对称椭圆造型
推行阻力:配备德国INA轴承的万向轮,推力<25N(仅为传统推车60%)
五、行业影响:树立医疗设备设计新标准
KROMING的创新体现在三个维度:
工作流革命:模块化设计使推车从"设备载体"升级为"移动工作站"
人因突破:首次在医疗推车中应用触觉导航与和谐音反馈系统
可持续价值:模块寿命可达10年,比整体式推车减少70%电子垃圾
分体式医疗推车设计
结语:重新定义医疗移动生态
索果设计的分体式医疗推车,通过模块化架构解构医疗场景需求,以精密工程实现人性化交互,展现了医疗设备设计的未来方向。其价值不仅在于提升单次护理效率,更在于通过灵活配置优化整个医疗空间的工作流。这提醒我们:优秀的医疗设计,应当既是技术解决方案,也是人文关怀载体。
索果设计:「长期服务:上海微创、美敦力、凯利泰、思路迪、昊海生物等。十年专注医疗实验室仪器的设计、落地和创新,设计覆盖产品开发全产业链:设计分析、外观设计、结构设计、ui界面设计、样机制作、小批量生产、模具开发、大批量生产等